服务热线:400-800-1949

中文English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2018商用显示行业10大猜想!小间距与DLP再起斗争?发布时间:2018-01-17 11:50:57 

 来源:投影时代T|T  

商用显示市场是显示产业最为复杂的一块。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多元化,让商用显示每隔几年就会涌现出一个“高增量”的黑马产品。过去5年,液晶教育显示和小间距LED充当了翻番增长的“龙头”,未来是否依然会有如此的黑马诞生呢?2018年商显市场最大的看点何在呢?

01  商用交互市场黑马行情能否持续翻番

2017年商用显示市场最不惹人注意的“巨大”成功,来自于商用会议室交互液晶显示产品。虽然全年六七万台的市场规模不够大——不足液晶交互产品在教育市场规模的十分之一,更只有商用投影机产品市场的5%,但是这一年会议用交互液晶成长率却高达140%。

正因为这样一个“超高速”的成长存在,业内纷纷认为“商用显示产业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打开。即以一体化、交互化、智能化大尺寸液晶平板为核心的“开会”多媒体模式。

交互液晶平板产品在商用市场的“突然”加速发展,被认为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教育市场长达七年的成长,提供了成熟技术、产品和市场认知经验;第二,大尺寸液晶产品的价格下滑,使得“商用采购的经济性”增强;第三,智能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智能产品的普及、智能商务的发展,让“智能会议室”的必须性增强、投入产出比增加了。

当然,2017年商用交互液晶市场的发展,也离不开宏观经济形势的“企稳回升”,离不开业内厂商有意识的“将未来增长中心从教育市场向商用市场”战略转移。

即,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有机结合,2017年交互商用显示打响有史以来的一个“翻番战役”虽突然却不偶然。2018年,以上主客观有利因素大概率会持续存在,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升级”——比如,商用会议交互液晶厂商市场动作和力度的再次加强。

同时,2018年还会有更重要的“供给因素”变化。2017年12月份京东方合肥10.5代液晶面板线投产。这是全球首条为65英寸及其以上应用而设计的生产线。其产能全年可提供相当于65英寸单元的液晶面板一千多万块——2017年,全球65英寸及其以上面板供应量也就这个水平。

上游供给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产品成本的下降,也有助于市场的规模化推广。从液晶产业的宏观视角看,2018年会是65英寸的黄金时代,也是超大尺寸液晶产品应用的“爆发首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全依仗”超大尺寸液晶显示产品的商用会议交互液晶产品线“再次翻番”,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所以,行业人士认为交互液晶在商用市场作为商显行业新黑马的爆发已经不可阻挡。唯一的问题只是2018年成长率有多高——至于市场绝对增量,至少会超过2017年。

02  液晶拼接窄缝化工程“终点”在哪里

液晶拼接墙是一个神奇的产品:一方面,它是大屏拼接市场规模最大的技术类型;另一方面该技术的产品一直在高端市场“缺乏建树”——因为,接缝宽度不甚理想。

2016年,LG在业内率先推出了1.8毫米间距的LCD液晶拼接单元;2017年四季度,只有0.3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单元隆重登场。这不仅追平了DLP拼接产品的缝隙指标,2年时间实现从上一代3.5毫米到0.3毫米的“大跃进”更是惊呆了整个行业。

但是,在对技术进步一轮赞叹之后,行业市场的“落地反响”却并不强烈。一方面,1.8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产品,价格已经追上了DLP拼接产品;0.3毫米间距的液晶拼接产品显然会是“拼接墙有史以来最贵的选择之一”。这种价位特征,不利于超窄缝隙液晶产品的推广。

事实上,2017年只不过是1.8毫米液晶拼接墙的“供给丰富年”,即更多品牌企业推出类似产品——2017还谈不到1.8毫米液晶拼接的大量落地应用。这使得,0.3毫米液晶拼接的实际落地预期不得不“延后”。

另一方面,超窄缝隙液晶拼接墙产品的目标是“DLP拼接”产品的替代者。而DLP拼接产品在2016-2017年遇到了小间距LED屏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广电行业、文化行业、安防行业等DLP拼接的传统应用市场已经失守七七八八——DLP拼接只剩下高端指挥调度中心“固守一方”。

同时,作为液晶显示技术的一员,液晶拼接墙产品必然也要面对OLED技术的挑战。2016年开始,OLED技术的应用持续加速。尤其是手机市场对液晶的替代效应已经形成。不远的将来,彩电等大尺寸面板市场液晶也会进入“OLED次世代替代”周期。在这一预期下,液晶拼接行业对于“投入高、周期长”的产品开发持有“绝对谨慎”的态度。

即,液晶拼接墙产品,尤其是高端窄缝隙产品的未来发展,不是由其自身“技术进步能力”决定的,而更多的是由“竞品”因素决定的。包括DLP拼接这个所谓目标性对手市场的变化、OLED显示的发展及其对液晶的替代效应、小间距LED屏产品的技术进步和高端化应用等等。

“最好的工程进步,却赶上了最不友好的竞争环境”——这是业内对这两年液晶拼接产品缝隙指标不断进步的“慨叹”。

诚然,从技术角度看1.8的液晶拼接已经成熟,且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成本和销售均价;0.3的产品亦被开发出来,1.8到0.3间距之间技术层级也不存在不能突破的瓶颈。但是这些工程技艺的进步,都无法弥补“超高端拼接墙”市场“最强烈竞争格局”这个不利因素。

在DLP拼接、液晶拼接、小间距LED屏,三个选择之中,超窄缝隙液晶拼接来的最晚、既得市场最少、且又只有这个技术面临OLED对液晶迭代的未来预期。这种“外环境”导致了上下游厂商对推动液晶拼接超窄缝产品市场化的“心气不足”。

厂商推力有限,市场形不成规模示范效应。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超窄缝液晶拼接产品很难“成为客户选择的主流”。更大程度上,1.8缝隙的产品实现部分项目落地,有一定示范意义的工程出现即是较好的成绩。而规模化的更窄缝隙液晶拼接应用时代,很可能无法开启。

03  DLP拼接持续承压,市场如何发展

2017年DLP拼接墙市场成绩依然不理想:部分优势企业,总业务量基本保持与2016年平衡,更多的中小企业则面临大幅业绩萎缩的局面。从业企业数量减少、总体市场规模萎缩,同时伴随领头羊企业份额增长,DLP拼接行业进入“后时代”。

导致DLP拼接市场如此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在智慧化、数字化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大屏显示、尤其是高端可视化大屏社会总需求持续增长;第二,作为竞品技术液晶拼接和小间距LED的技术进步、市场进步非常显著,压缩、抢占了相当一部分DLP拼接原有市场;第三,作为高端拼接市场传统技术,DLP拼接在高端指挥调度中心等应用中,依然是首选方案,综合产品体验拥有绝对优势。

以上三点原因决定了DLP拼接行业的两个关键战略选择:首先是,强化高端指挥调度中心市场的优势,这形成了“领头羊强者优势扩大化”的市场局面;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加强了以小间距LED为主要方向的“供给多元化”改革,积极渗透新技术产品市场,寻求业务总量的扩张和企业发展,这导致在DLP拼接产品的供给集团内部出现了“二元竞争”。

所以,DLP拼接显示,从产品技术角度讲是一个处于“包围式竞争中的守态”;DLP拼接行业,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则处于一个“转型和多元化为关键点的供给侧改革窗口”,企业经营并不具有必然的“萎缩性”。

这种DLP拼接技术特殊的行业格局,使得该技术类型产品市场的萎缩处于“良性”轨道上——即,不构成对行业主流企业的生存压力。这一点将有益于DLP拼接产品长期维持高端市场的“相对稳定市场份额”。

2018年,以上主要的行业格局不会发生变化。小间距LED的发展,包括COB技术的进步等,并不会成为DLP拼接市场规模大起大落的外部因素。反而是,智慧化、大数据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整体大屏需求”的增长。这将有利于DLP拼接产品市场总体规模的相对稳定。

但是,无论如何DLP拼接产品线面临竞争挑战,没有“市场扩张”的窗口。在这样的规律下,2018年该行业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单纯DLP拼接企业逐步退出市场或者转型发展,成为大概率事件。即,DLP拼接技术自身的生存相对稳定,不等于相关行业企业的“生存相对稳定”。

在竞品技术不断发展、行业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即便专注高端市场的品牌,也需要发展相对“多元化”的供给能力。甚至需要包括崭新的项目能力,如PPP融资。

“大屏商用市场已经不再是一个‘依赖单一产品和技术’能够生存的时代”。这是DLP拼接产品和所有从业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市场转折。2018年这个趋势只会进一步深化。所以,对于DLP拼接大屏厂商,2018年应能看到更多多元化趋势。

04  教育市场继续“量、价、利”三增

教育交互显示是商显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点。2017年交互智能平板销量同比上涨25.9%——增幅进一步回落,但是绝对增加量依然维持高位。更可喜的是,这一年交互教育平板销售额增长43.3%,均价达到1.56万元——一改过去三年,均价稳定下滑的局面。

“量、价、利”齐增,这是2017年教育交互平板的最大特点。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除了教育显示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外,产品供给结构的变化更为关键。

2014年,国内整个液晶显示市场,70英寸以上的液晶显示产品供给不过3万台。2017年70+产品已经成为交互平板市场最受欢迎、占比最大的尺寸——三年间超过10倍的增幅,堪称“增长奇迹”。

大尺寸产品占比的提高,与这类产品单价的下降有密切关系。同时,更大显示面积的产品也提升了交互平板课堂教学体验。实际应用价值的增长、更广泛的认可,扩大了市场需求。这让2017年大尺寸液晶交互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并使得采购者能够忍受“更高一些”的成本。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增加了产品“计算力”需求。更好的CPU、更大的内存和存储器,这些都成为产品单价提升、行业附加值增加的源泉。业内认为,随着智慧教学的发展,这方面的潜力依然巨大:交互平板显示能力与计算能力的配比依然没有达到最佳值。未来更强“大脑”,与更大画面将一起构成“增利的关键点”。

某种意义上,“量、价、利”齐增的交互平板市场变化是:需求升级、产品升级、成本下降三大因素共同促成的。这三个因素在2018年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需求层面,智慧教学对显示画面尺寸、计算能力的急需是必然的。AI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今天能看到的市场“需求”只是未来格局中的“九牛一毛”。其次,产品升级上,液晶显示行业以京东方合肥10.5代线投产为标志,正在进入大尺寸化的新阶段,产品显示能力的提升是必然的。

同时,在成本方面,无论液晶显示还是智慧计算能力都遵从摩尔定律。长期成本下降是可期。2017年,在液晶面板供应相对紧缺的背景下,大尺寸单元都没有“hold住”价格。2018年预期市场将维持平衡偏向供给宽松的格局。行业更具有进一步提供更多更好更低价格产品的能力。

当然,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条件还包括“竞争格局”:2017年,教学用交互液晶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这有利于未来市场竞争在规模化基础上的“理性化”。或者说,行业份额分布已经使得教学交互平板产品不具有“价格战”的基础。行业获利水平有望维持在相对稳定且理性的水平。

所以,整体看,2018年虽然交互平板教育市场成长速度依然会延续下降的规律,但是“量、价、利”方面的表现依然会好看。其中,总量增长毫无悬念,利润基本稳定没有困难,即便出现一定的价格波动,亦主要是上游成本变化导致,不会引起行业性的利润水平大幅波动。

05  大尺寸液晶成本战升级

2018年商显市场最大的“可想象”对象是谁呢?答案莫过于“大尺寸液晶了”!因为京东方10.5代线来了。这不仅是全球液晶产业的又一轮供给扩张,更是液晶产品供给能力首次进入以65英寸为主导的超大尺寸显示空间。

京东方合肥10.5代线,每块玻璃基板可以经济切割8块65英寸面板、6块75英寸面板。年玻璃基板投放量可达144万片。其产能非常巨大,达到每年千万块65英寸单元的供给能力。此外,中电子集团也有咸阳8.6代厂和成都8.6代两条目标50英寸以上产品的生产线投产。

对比而言,2017年,台韩面板厂集体努力提升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在年成长高达123.6%情况下,65英寸出货量仅至1100万片,75英寸出货量则只有160万片。由此可见,2018年液晶显示产业大尺寸产品供给增长必然成为“显示大事件”。

对于大尺寸液晶的发展,京东方合肥10.5代线只是开端,按开工时间预计,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华星光电另一条大尺寸线将投产;2019年中到2020年初,群创广州和京东方武汉两条大尺寸线也将投产——可以说未来三年,液晶产品的竞争就是围绕65英寸及其以上产能供给增加而进行。在加上新增中小尺寸OLED面板产能,挤占6代和8.5代液晶线在手机面板市场的空间,导致的液晶显示全面向彩电市场转移的影响。一个“大”为主的液晶供给时代已经来临。

对于商用显示而言,往往更需要大尺寸是基本特征。不断增长的大尺寸液晶显示供给,必然加剧行业价格战,进而引发产品价格的下降。这将进一步有助于商用液晶显示的发展。

即“更多的上游供给、更低的产品价格”,这不仅仅是商用液晶显示2018年的特征,且会是之后三到五年的基本特征。在这一行业规律的影响下,无论是教育、商用、工程市场,还是数字广告行业都将迎来新机遇。

同时,未来市场的发展还面临“通信进步”,例如2018年5G技术试商用;和计算的进步,CPU、存储、软件产品的发展、AI与大数据的发展,这些有利因素。商用显示的发展总是与数据呈现需求同步的,总是与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同步的。后者,在2018年,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必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当然,好的市场预期,也会加大不同企业的市场参与力度。传统的商显市场,是几百万台的领域——对比手机、PC和TV显示三大件而言“无疑是小格局”。但是,一旦这个市场在信息化背景下,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特征,必然引发更多IT、彩电、家电企业的介入,激化市场竞争。这是对专业的“商显企业”品牌的考验。

总之,2018年“大”液晶会是一个“空前”的机遇。而且这个机遇几乎是平等的落在所有可能的市场参与者身上。如何在其中把握住“获利与发展”机遇,将考验行业参与企业的战略智慧。

06  智慧商显,软件能力考验将升级

2017年,商显市场加速走向智慧化。而体现产品和系统智慧能力的核心标准就是“应用软件”的易用和丰富性。

在指挥调度系统中,坐席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必备软件”,甚至有取代传统矩阵切换专员职位的趋势。实际上,作为最复杂的商显应用之一,指挥调度系统,历来以设备众多、管理复杂著称。在这样的系统中,如何进行大量设备模块的标准化网络管理、智能化系统调度,成为“易用”的入门需求。而坐席管理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数字标牌市场,传感器、互动、显示,与云端支撑构成了一个有机应用体系。这个体系中,联络不同模块的应用技术具有“软件”特征。尤其是通过不同应用策略的调度,实现差异化的需求选择,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内置良好软件的产品,以及不断的软件迭代和升级能力,意味着长期征服使用客户。

在交互显示市场,2017年教育部特备强调了智慧化、信息化条件下的,设备互通、互连、互操作、内容共享的需求。这其实是对软件研发“行业标准化”的强调。水平兼容、垂直兼容和向后兼容的需求,使得交互显示的软件开发不再是“暂时满足功用”即可,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长期平台工具。

如此等等,商显市场已经进入一个“面向客户必谈软件”的时代。从业内企业的角度看,软件是显示自身同质化趋势下,产品体验差异化的支点;从行业发展规律看,软件是体现智慧化、联网化商显应用的关键能力;从市场经营角度看,软件以及云服务,构成了产品采购的粘性,有助于行业领头羊份额的集中化。

但是,传统的商显软件研发,仅仅是成为了厂商们硬件之外的“差异化”方向,并未在商显市场形成“第二赢利点”。这制约了很多商显企业在软件方向的“投入”力度。后者是2018年商显市场很可能发生“变化”的一个领域。

预计,在软件价值逐渐得到市场认可的基础上,软件正在成为一个商显市场的“独立利润点”。以软件产品为依托,在可视化和智慧化方向上,领先商显品牌会向“平台”公司进一步升级。行业从业者会呈现出:产品公司、方案公司、平台公司三个完全不同的竞争层次。后者无疑更适合未来高度互联网化商显应用的“规模市场”。甚至,在从硬件到软件的变化之中,商显企业还有可能涉足内容市场,打造生态化的、运营性的经营体系。

智慧显示的本质是软件和平台能力,商显市场概不例外。在这方面,2018年将是不同厂商“分出差异”的关键一年。软件能力和战略眼光的高地,将决定不同企业未来产业升级的机会,也会塑造未来商显市场崭新的品牌格局。

07  商显能否从彩电品牌的副业,变成主业

显示产业最庞大的板块,非彩电业莫属了。但是,本土彩电品牌却在彩电行业占据主角的背景下,在商显市场长期“乏力”——这与国际彩电巨头,几乎都是商显巨头的格局形成了鲜明对比。

导致这一差异的核心原因是:本土彩电品牌,历史上,主要市场集中在国内。而商显行业的规模一直比较有限,且参与品牌众多,使得单一企业很难“实现很大的营销规模”。相比而言,国际彩电品牌,依靠全球市场的参与,回避了单一市场中商显行业规模有限的局限。但是,2017年以来,这个规律发生了新变化。

首先,海信、TCL等品牌的国际化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其彩电产品实现了国际市场占比过半。而在更广大空间中的品牌存在,使得这些企业眼中的“全球商显”版图,不在规模过小。

第二,国内商显市场发展迅速,且有加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智慧化、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厂商意识到“商用显示”终将成为媲美家用彩电的大蛋糕。

第三,在智慧化商显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工程趋向于“大型化”和“联网化”。在大规模的应用工程中,彩电厂商的体量优势、能够提供融资性解决方案的产业能力,将替代行业内中小型专业厂商的“竞争灵活性”,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

这些新的变化在2018年会进一步深化。以此为背景,2018年商显作为彩电品牌副业、甚至无关紧要的产品线的格局将进一步改观。越来越多的彩电品牌加强商显市场的运作,将成为一个大趋势——这也符合国际彩电巨头大多商显领域也是巨头的规律。

在彩电品牌倾力参与之下,商显行业的份额版图、市场结构、甚至运行规则都可能发生变化。这将是“大象踏入狼群”引起的洗牌。其产业意义巨大。这也是为何商显市场大部分份额在专业玩家手中的背景下,人们却非常关注彩电企业的商显策略的原因所在。

“专业商显巨头、综合性显示巨头和单一显示产品线供给者”三种行业参与者的身份界限将越来越清晰。2018年将是这一个“行业分工格局重新调配”的重要一年。

08  从产品和技术力竞争,到平台力竞争

商显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哪里呢?答案自然是智慧化建设的进程和AI技术发展的速度。按照一般的信息化产业迭代规律,AI的进步速度会呈现不断的加速状态,直到获得比较理想的应用状态。

在智慧商显行业这个规律也不会例外。2015年开始,智慧商显已经被广泛提及。市场、客户、产品、技术等层面都已经准备了很多的“素材”。这将显著提高2018年智慧商显市场加速发展,甚至出现市场规模跳跃的概率。

但是,从行业竞争角度看,似乎智慧商显还没有展现出“改变行业格局”的力量。因为,目前的市场竞争依然停留在产品和技术能力层面。导致这个现状的核心原因是:缺乏真正落地的大规模智慧化系统应用。

“目前的智慧化概念,更像是对既有系统的小修小补。是部分功能的独立升级。”业内人士将此与手机通信的2.5G功能机时代放在同一层次上。而手机产业此后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3G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行业规则。——智慧商显也恰处于这样一个关键升级路口之上。

在一个完整的智慧商显时代,而非“简单智慧功能修补传统模式”的框架下,行业的竞争核心必然发生转移。因为,完整的智慧应用必然具有“AI”、“云”、“联网”、“运营”这样的特征。甚至,在主要面对政府的采购项目中PPP融资能力也会成为“必要的市场参与资质”。

这实际上带来的是商显企业从简单的、单一化的,产品和技术为主的竞争;到复合化的、产品和技术提供基础、解决方案和平台提供最终客户价值的系统化竞争的转变。

2018年,这种以平台化为标志的行业发展趋势会更为显著——这是智慧商显时代的“终极”特征。这种特征有利于大企业的“大者恒强”,也要求中小市场参与者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态定位,拥有精准的产业能力”,更是市场供给格局集中化、行业内不同企业合作价值进一步提高的转型。

认识智慧商显可能带来的变化,核心是认识到商显市场从来都是一个“应用引领”的产业。应用需求的变化,往往要比“显示技术的升级”,对行业竞争格局影响更大,带来的经营冲击更为迅猛。2018年,智慧商显概念下的变革能走多远,即取决于智慧应用能走多远。

09  激光DLP拼接增量是否“到顶”

在商显市场的新技术之中,激光DLP拼接墙产品是一个最“尴尬”的创新。甚至,一些企业已经对这一技术有点“三心二意”。

2017年,激光DLP拼接墙行业首先受到了整个DLP拼接市场低迷的影响。在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厂商推动技术更迭的意愿会更低。厂商更愿意以既有成熟的技术,稳定市场毛利、降低研发成本、并控制终端产品价格竞争力。

同时,从厂商的角度看,小间距LED屏是DLP拼接产品的大敌和最重要的市场份额争夺者。在认识到小间距LED屏确实存在一系列技术特色和优势应用领域之后,更多DLP拼接企业进入小间距LED市场,分食了DLP拼接产品技术 “研发”的资源。

但是,对于激光DLP拼接产品而言,最为重要的“尴尬”还是内因性的:在LED光源足以堪用的背景下,激光DLP拼接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DLP拼接产品已经实现LED光源的普及。这与正投市场,投影机普遍采用汞灯的格局截然不同。激光对比汞灯的革命性优势,在DLP拼接市场普遍采用LED光源的背景下大打折扣。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在2018年不会改变。尤其是小间距LED产品线的研发上,2018年会是超窄间距的普及化、COB技术爆发和Mini-LED问世的关键一年,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压力空前。这会进一步挤压大屏拼接行业能投入在激光DLP拼接产品线的资源。在加上DLP拼接市场预期依然不甚乐观,行业持续萎缩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激光DLP拼接这项新产品更显的生不逢时。

但是,这并不是说激光DLP拼接毫无用武之地。激光技术的特点是色彩表现更鲜艳、亮度水平更高。这两点非常适合在超大拼接单元上的应用。例如80英寸、90英寸拼接单元,采用激光背光源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

即,2018年激光DLP拼接产品能走多远,更多的取决于超大尺寸拼接单元能获得多高的市场认可。理论上,一面拼接视频墙,采用超大尺寸单元,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也就实现了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且理论上,超大单元的应用,还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边缘成本。

不过,对于超高端大屏应用而言,亦有特殊规律:即客户出于对稳定性的考虑,更倾向于高度成熟和经过市场验证的技术——即这一市场不会简单的拥抱新兴技术产品,尤其是对那些综合体验效果改善有限的产品更是如此。不幸的是激光DLP拼接恰属于这类产品。

所以,2018年依然不会是激光DLP拼接的爆发年,激光DLP拼接面临的困难丝毫不会减弱。但是,这一年也不是激光DLP拼接毫无机会的一年——核心主要取决于激光光源技术在成本、性能两个维度能否取得足以征服市场的进步。

10  OLED从概念到应用,“难”落地

这几年彩电行业的“概念”非常多。包括OLED、QLED、ULED、4K、8K、HDR、超薄、超窄边、广色域、曲面等等。但是,这真正引起商显大规模重视的概念却不多。因为商显的需求和彩电差距很大。不过,这里面OLED算一个另类!

OLED作为下一代彩电最可能的技术路线,是液晶未来的替代者。而商显市场基本是液晶占据8成销量的市场。对于液晶的替代者,自然会“格外关照”。

正是看到这层特殊的市场逻辑,LG作为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目前唯一的供应商,一直加大商用市场的开拓。例如2017年在国内搞定了几个高端示范工程、也签下了渠道代理商。但是,这些“种子”式的努力,却也难以最终“成长为市场大树”。

重要的原因是,LG能够为OLED市场提供的弹药有限。2017年预计170-180万片面板,2018年会达到250万片以上。这个数字放在全球显示市场,尤其是2亿台彩电市场之中,几乎直接被“淹没掉了”。本就供给有限的大尺寸OLED产品,经过彩电市场的瓜分,能留给商显市场的则少之又少。

因此,即便有了苹果手机为OLED显示做代言,2018年OLED商显市场依然不容乐观。国内市场的规模难以超过万台标准。再结合OLED自身的高价位,以及在应用上液晶的广泛可替代性,前景就更可以用“难”来形容了。

这并不是说OLED不好、OLED不受欢迎,而是在没有供给规模、没有经济性的前提下,市场的理智反应。不过,在2019年随着LG广州工厂的建成,以及包括华星深圳11代线可能引入OLED制造这样的供给增加的情况下,OLED很可能在2019-2020年迎来商显应用的“爆发”。

OLED在商显市场的现实,说明商显市场是一个对上游基础显示产业高度依赖的细分应用行业。关注基础显示产业的发展与变革,对于商显企业的未来技术路线图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

如果考虑到2019年之后OLED可能出现的供给大幅增长,商显企业应该从2018年开始在OLED类产品的研发上“落地生根”。或者是说,OLED在2018年不会迎来商显应用的爆发,却很可能进入一个“研发创新投入”的爆发年。

综上所述,商显市场的2018年依然充满变数。在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细分市场热点交织出现、黑马产品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格局下,也有AI与智慧显示革命、新兴显示技术迭代这样“行业自身无法左右的”客观不确定性。面对这种局面,商显企业既需要有定力,扎实做好眼前市场,又要有战略前瞻性,把握市场规律和竞争逻辑的转折与升级。